在黄奕母女深陷舆论风波之际,本已敏感的局面因张伦硕的发声而再度掀起巨大争议。事件起因于黄奕在直播中“试水”为女儿黄芊玲铺路,结果引发大量网友抵制。舆论场迅速聚焦,黄奕的举动被解读为“借子出道”,从而使年幼的黄芊玲被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在这一关键时刻,张伦硕选择站出来表态。他在直播中坦言,因父亲的过错而牵连孩子,让他价值观崩溃。他强调“孩子无辜”,呼吁给予爱与善意,而非冷嘲热讽。他直言“这个世界太癫了”,表达了对网络暴力的不解与失望。
然而,张伦硕的“力挺”很快遭遇反噬。他的言论冲上热搜,却引来大批网友批评。很多人认为并不存在所谓“网暴”,抵制的焦点是黄奕的推手行为,而非孩子本身。有人直言,如果没有黄奕的主动推动,舆论不会如此发酵。张伦硕因此被扣上“护犊心切、替罪开脱”的帽子,甚至有声音喊话“封杀”他。
展开剩余74%面对汹涌的反对声,张伦硕多次回应。他澄清自己只是希望公众不要将矛头对准孩子,并非为黄毅清洗白。他提及自身背景清白,否认蹭热度,强调“诛九族”的逻辑不该延续到现代,孩子不应背负父辈的过错。但解释越多,质疑越烈,许多网友讽刺他“越描越黑”。
舆论漩涡中,张伦硕一度选择报警。他称被造谣成“支持罪犯”,不得不借助警方来证明清白。无奈之余,他把这场争议视为“老天的考验”,坚持自己只是希望社会能对孩子多一些善意。然而,网友并不买账,“祸不及子女”与“利不及子女”的讨论愈发激烈。有人指出,黄芊玲早年同样享受过父亲带来的荣华,如今却想切割关系,公众自然难以接受。
与此同时,陈铭哥哥的遭遇被网友搬出做对比。陈铭曾在节目中透露,父亲破案后,哥哥惨遭罪犯报复,幼年即被药物注射导致终身残疾。此事让许多人感慨“受害者的孩子未获善待”,因此更无法认同张伦硕的“善待罪犯之女”的呼吁。舆论场上的情绪进一步被点燃。
雪上加霜的是,黄奕的新剧《子夜归》《长风起》也因此遭到大规模抵制。张伦硕的风评更是急转直下。原本因与钟丽缇的婚姻以及近年综艺中的表现,他的路人缘有所回升,但如今因“言多必失”,再次跌入谷底。
更让外界感到讽刺的是,他不仅为黄芊玲发声,还对张维伊表示同情,称对方的遭遇与自己类似,若有机会愿当面拥抱安慰。然而,这些举动非但没有加分,反而被视作再次“强行掺和”,使得口碑进一步受损。
从始至终,张伦硕似乎忘记了一个道理:在公共舆论中,立场比言辞更敏感。他原本意在倡导善意,却在错位的时机和立场下,被视作“唱反调”。最终,不仅未能平息争议,反而让自己“惹火上身”。
明星行走在聚光灯下,谨言慎行并非空话。张伦硕此番经历,正是“言多必失”的最佳注脚。
发布于:福建省五五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